古植物学 原蕨植物门 1 原蕨植物也称裸蕨植物,它是最早而原始的陆生维管植物。 2 本门共同的特征是植物体一般矮小(十几厘米至2m),分化不明显。 3 茎二歧式分枝,无叶,无真正的根,为拟根状或假根。 4 孢子囊常位于枝的顶端,或侧生穗状。 5 原蕨植物始现于晚志留世,繁盛于早、中泥盆世,晚泥盆世就全部绝灭。 原蕨植物的出现是植物界进化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它们完成了从水域扩展到陆地的飞跃。陆地环境的多样性,又是促使它们迅速分化发展的外因。 原蕨植物是无叶的,其他维管植物都有叶的分化,它们的发生与原蕨植物的进化有关。 一种是由原蕨植物门二歧分枝的顶端枝系逐渐扁化,并合而形成大型叶(顶枝起源叶);另一种叶由茎表面突破物延伸发展而成小型叶(延伸起源叶)。因此原蕨植物门在植物界演化及系统发育上有重要意义。 石松植物门 石松植物的茎二歧式分枝。单叶,小而密布于枝,呈螺旋状排列,单脉。孢子囊单个着生于孢子叶的叶腋或叶的上表面近基部处。 叶座——石松植物化石最常见的是叶的基部膨大,脱落后在茎、枝表面留下的印痕称叶座 例如晚古生代最发育的鳞木,其叶座结构最典型。鳞木叶座螺旋形排列。 叶痕——叶座上部心形或菱形、微凸、呈低锥形的部分称为叶痕,为叶基部脱落留下的痕迹。 三小点——叶痕表面有横列三个小点痕,中间是叶脉痕迹称束痕,两侧边为通气道痕或称侧痕。 通气道痕——有的在紧邻叶痕之下的叶座表面另有2个通气道痕。 叶舌穴——叶痕的上方有叶舌留下的叶舌穴。 中脊及横纹——叶痕的上方或上、下方正中有微凸的中脊及横纹。 叶座的形状、结构及排列方式各不相同是鳞木划分科、属的依据。 石松植物门始现于早泥盆世,晚泥盆世开始繁盛,极盛于石炭纪,是当时造煤的物质基础,二叠纪后期开始衰退,除中生代早期尚残少量木本类型外,中生代至现代都为草本。现在仅存草本的少数属。 节蕨植物门 1 有乔木草本小型藤本各种类型 2 茎单轴式分枝,明显地分为节与节间,节间上有纵脊和纵沟,枝和叶都从节部伸出 3 单叶,叶小,轮生 4 孢子囊着生于孢囊柄上,聚成孢子囊穗 5 出现于早泥盆世,石炭纪和二叠纪繁盛,现代仅存木贼属 真蕨植物门 1 以草本为主,木本较少 2 真蕨植物的茎不发育,常着生于地下或少量露出地表,呈块状 3 它最突出的特征是叶很大,绝大多数为一次至多次羽状复叶,也有单叶或掌状分裂叶,总称蕨叶。叶柄和茎均以二歧合轴式及单轴式分枝为主。 由于真蕨类的叶子很大,保存为化石时常不完整,不易确定蕨叶分裂次数,故通常以蕨叶的最小单位起始来计算羽次。小羽片是鉴别蕨叶的最基本单位,其轮廓、基部、顶端和边缘都有很多种类型。 叶脉多样化,有扇状脉、羽状脉等,尤以后者最普遍。部分真蕨类具网状脉 4 孢子囊不聚成穗而是单个或成群着生于叶的下表面(背面)。 5 真蕨植物门的蕨叶与种子蕨植物门的蕨叶形态极为相似,对未发现生殖器官的几乎无法区别,常根据叶形态而建立形态属。 6 真蕨类最早出现于中泥盆世,石炭纪起繁盛,并可能为聚煤原始物料之一。新生代本门在植物界中仅占很次要地位。现代真蕨类以热带、亚热带暖湿地区最盛。 苏铁植物门 1 矮而粗的常绿木本植物,茎很少分枝或不分枝 2 茎顶端丛生坚硬革质的一次羽状复叶或单叶,羽状分裂的裂片着生于羽轴两侧或羽轴腹面 叶表皮角质层厚,气孔下陷。叶脉多为平行脉、放射脉,个别为单脉、网状脉 3 种子繁殖,雌雄同株或异株,生殖器官由小孢子叶和大孢子叶球组成 4 晚石炭世出现,三叠纪到早白垩世繁盛,现代仅存9属,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银杏植物门 1 为高大的乔木,茎单轴式分枝,有长、短枝之分 2 单叶,在长枝上呈稀螺旋状着生;在短枝上呈密螺旋状着生,形成簇状叶具长柄,扇形、肾形、宽楔形、或分裂成细长的裂片,叶脉为扇形脉,少数为平行脉 3 雌雄异株,雄蕊组成雄球花(小孢子叶球),雌蕊着生于枝的顶端 4 二叠纪出现,侏罗纪和早白垩世繁盛,早白垩世晚期衰退,现代仅存银杏一属。 附:羽状脉——有一条中脉,它向两侧分出羽状排列的侧脉。侧脉分叉或不分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