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蜓亚目

一. 蜓的一般特征
(1) 蜓又名纺锤虫,属肉足虫纲有孔虫目。是一种已经绝灭的原生动物。
(2) 通常认为是一种浅海底栖动物,生活于水深50-100米左右热带或亚热带的平静正常浅海环境,可作为指相化石。
(3) 蜓具钙质微粒状壳。
(4) 一般大如麦粒,最小者不到1毫米,大者可达20—30毫米以上。
(5) 石炭纪-二叠纪,是进行全球性对比的重要的标准化石。二叠纪末期绝灭。
二.蜓壳的形状
(1) 壳形:蜓为多房室包旋壳,一般为纺锤形或椭圆形,少数为球形或透镜形。
(2) 度量:壳轴——蜓壳平旋所围绕的一根假想轴
壳长——轴向上最大长度
壳宽——垂直于轴的最大宽度
根据蜓的长宽比例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长轴型——长大于宽,呈纺锤形椭圆形
②等轴型——长等于宽,呈圆形、方圆形
③短轴型——长短于宽,呈透镜形
三. 硬体构造
(1)基本构造
①初房—— 蜓壳的初房位于壳中央,多为圆形,有时呈椭圆或不规则形。初房上有一圆形开口,是细胞质溢出的孔道。
②旋壁——细胞质在初房外继续分泌壳质形成的壳壁叫旋壁,旋壁围绕一设想轴增长,同时向旋轴两端伸展,包裹初房 外壁——最外圈的旋壁。
③隔壁——旋壁前端向内弯曲形成隔壁。按上述方式依次生长形成多房室。两条隔壁之间即为一个窄长的房室。
隔壁沟——在壳的外表面,隔壁所在的位置呈沟状。
④壳圈——每绕旋轴一圈即构成一个壳圈,壳圈从内到外层层包裹。
⑤前壁——终室前方的壳壁称为前壁,在壳的增长过程中,当一个新的房室形成时,原有的前壁即变成了隔壁。前壁上不具口孔,生物靠隔壁孔与外界相通。
⑥隔壁孔——隔壁上有许多垂直表面的微孔,叫做隔壁孔。
⑦口孔——隔壁基部中央由再吸收作用形成一个开口。注意:前壁上没有开口。
⑧通道——相邻隔壁上的开口位置相对,彼此贯通形成通道。
⑨旋脊——通道两旁由致密方解石次生堆积形成从内到外盘旋的两条隆脊,叫旋脊。
⑩列孔——某些高级的蜓类。在隔壁基部有一排小孔,叫做列孔。复通道——隔壁上的列孔彼此贯通,蜓内部就有好几个通道,称为复通道。
拟旋脊——列孔两旁的钙质堆积物,叫做拟旋脊。
(2)旋壁的结构
旋壁具分层结构,比较复杂,不同的蜓类旋壁的结构也相应不同。因此它是分类上的重要依据之一。 旋壁由原生壁(致密层、透明层、蜂巢层)和次生壁(内、外疏松层)组成。
①致密层——是一层薄而致密的物质,显微镜下不透光,呈黑色。所有的蜓都有致密层。
②透明层——位于致密层之下,为一层浅色透明的亮层。在较低级的蜓类中具有这种结构。
③蜂巢层——位于致密层之下,为一层较厚的具有蜂巢状构造的壳层。在切面上,可见许多垂直于表面短而粗的黑线。蜂巢层是高级蜓类所具有的构造。
④疏松层——为壳壁上的一种次生堆积,通常不太致密,不均一。呈暗灰色,附于原生壁的表面。
外疏松层——附于致密层的外表面 内疏松层——附于壳壁的内表面。注意:终壳圈上无外疏松层
可分为4种
①单层式旋壁:仅由致密层组成
②双层式:a.致密层+透明层
b.致密层+蜂巢层
③三层式:a.致密层+内、外疏松层
b.致密层+蜂巢层+内疏松层
④四层式:致密层+透明层+内、外疏松层
(4)隔壁褶皱及副隔壁
①隔壁的变化:a 平直 b 轻微褶皱 c 强烈褶皱
②副隔壁 由蜂巢层局部下延形成规则的薄板,比隔壁短和形成晚。 a.轴向副隔 b.旋向副隔壁
切面观察
由于蜓类具包旋壳,只能在各种切面上进行内部构造的观察研究。一般主要用下面几种切面
(1)轴切面:即通过初房、平行于设想旋轴的切面;
(2)旋切面:通过初房、垂直于旋轴的切面;
(3)弦切面:不通过初房、平行于旋轴的切面。
(4)斜切面:除以上切面的任意切面。

四射珊瑚亚纲

一. 特点
(1)具钙质外骨骼,由外壁向中央伸出呈辐射状排列的板状隔壁。
(2)隔壁数一般为4的倍数加2,但只在4个部位生长
(3)在软体不断向上生长的过程中,分泌出横板构造,托起身体。另外还有泡沫板和鳞板等辅助构造来支撑身体。
(4)有单体和复体。
(5)晚奥陶世-二叠纪,二叠纪末期绝灭。
四射珊瑚形态有单体和复体之分,单体形态以角锥状或弯锥状为主。复体珊瑚由许多个体组成,个体之间紧密相连、无空隙的块状复体;个体之间保留一定距离的叫丛状复体,它又可分为枝状和笙状两种。
(2)复体珊瑚
①丛状复体:个体之间保留一定距离。
树枝状——个体间以不同的角度向上生长。
笙状——个体间以相同的角度向上生长。
三. 基本构造
① 隔壁 珊瑚体内辐射排列的纵向骨板叫隔壁,根据生长顺序有原生隔壁以及一、二、三……级之分。
a.隔壁的发生 幼年期最早生成的是6个原生隔壁,然后依次生长出一级隔壁、二级隔壁、三级隔壁。
原生隔壁的生长——最先长出的是主隔壁和对隔壁,然后长出的是两个侧隔壁,再长出两个对侧隔壁。至此六个原生隔壁长齐。
c.隔壁沟 隔壁所在位置在外壁表面为一条浅沟。
由于隔壁按序生长,隔壁沟的排列也可以外壁上反映出来。
主部外壁——隔壁沟与主隔壁相交。
对部外壁——隔壁沟与侧隔壁相交
d.内沟 由于一级隔壁在4个部位生长,所以在主隔壁、侧隔壁这几个部位一级隔壁长得较晚,空隙较大,往往是软体所在的部位。
主内沟——主隔壁退缩,形成沟状空腔,是软体主要的存在之处。
侧内沟——侧隔壁退缩,形成沟状空腔,软体在侧隔壁所在部位
②横板 横板可分为完整横板和不完整横板
完整横板——横板完整的穿越中心,有水平、上凸、下凹的形状。
不完整横板——上下横板交错或有分化,不能直接穿越中心到达另一侧。
③鳞板、泡沫板(边缘构造)
鳞板——位于珊瑚体边缘隔壁之间上拱而又相互叠复的鱼鳞状小板称为鳞板,在横切面上呈同心状或“人”字形排列。
泡沫板——位于边缘,切断隔壁的大小不等的板称为泡沫板。
④轴部构造 中轴和中柱统称为轴部构造。
中轴——有的珊瑚体中央可有一实心的“灰质柱”,称为中轴。
中柱----有一些珊瑚的中央在横切面上表现为蛛网状的构造为中柱。
四.四射珊瑚的构造类型
(1)单带型——横板
(2)双带型——横板+鳞板(泡沫板)或中轴(中柱)
(3)三带型——横板+鳞板(泡沫板)+中轴(中柱)
(4)泡沫型——外壁内只有泡沫板

横板珊瑚亚纲

一. 特点
(1)横板珊瑚亚纲(Tabulata)又称床板珊瑚,全是复体,没有单体。
(2)横板发育而隔壁不发育。
(3)个体与个体之间具有联接构造。
(4)个体较小,4-5毫米。
(5)寒武纪-二叠纪
二. 外形 只有复体,也分为块状和丛状两类。
块状复体的个体横断面多为多角形、半月形,复体外形有球形和铁饼形等
丛状复体的个体为圆柱状,复体外形有笙状、蔓延状、枝状及链状等
三. 骨骼构造
(1)表壁—极薄的钙质层,位于骨骼的外表面,常具有同心状生长纹。
(2)体壁—包围个体内部空腔的灰质壁。
(3) 萼部—珊瑚个体最上部的凹陷,原来的珊瑚虫所居住的地方。
(4)隔壁 横板珊瑚隔壁不发育或无隔壁。
①隔壁刺——附于体壁的内表面,隔壁呈刺状,一般可成排出现。
②隔壁脊(瘤)——隔壁不明显,呈极低的脊状或瘤状。
③板状隔壁——向中心延伸较远,类似四射珊瑚的隔壁,有时也可分级。
④鳞片状隔壁——隔壁刺伸长,在横向上扩展成鳞片状。
(5)横板 是最发育的构造,是体壁中的横向板状构造。
①完整横板——有平行横板、下凹状横板、上拱状横板。
②交错状横板——不完整,向轴部倾斜,上下交错。
③漏斗状横板——横板规则地下陷,在中央形成管道状,形如漏斗,也称为笛管。
④泡沫状横板——极不完整,分化成许多泡沫状小板。
四. 联接构造
横板珊瑚另一主要特征是有沟通个体内腔或使个体相互连接的一种特征构造,称为联接构造或共骨,可进一步划分为联接孔、联接管和联接板三种。
(1)联接孔---是块状复体的个体之间相互联通的孔状构造
①壁孔——分布在个体体壁的壁面上,排列规则或不规则。
②角孔——分布在个体的棱角上。
(2)联结管——为丛状相邻的个体所具有,其外形为管状。排列规则或不规则,是一种横向构造。
(3)联接板——为丛状个体之间所共有的连接构造,在横向呈板状,板内可发育横板或泡沫板。

双壳纲

一、一般特征
(1)双壳类一般具有左右两侧对称两壳瓣。每瓣壳本身前后一般不对称。常见的如海扇、蚶、珠蚌等。
(2)有左右两片外套膜,分泌双瓣的壳,故称双壳纲。外套膜之间的空腔叫外套腔,腔内有呈瓣片状的鳃,故又名瓣鳃纲。足位于身体前腹方,常似斧形,故又名斧足纲。
(3)神经系统不发达,具三对神经节,感觉器官极不发达。心脏较发达,有一对肾。
(4)生态分布和生活方式
分布——陆地:河湖沼泽均有,海洋:从滨海到深海均有,是水生动物中生活领域最广泛的门类之一。
生活方式——底栖固着、底栖移动、平躺海底、游泳、挖泥、穴居等。
(5)时代:寒武纪——现代,中新生代繁盛。
二、外部形态及构造
(1)壳形 主要看侧视的形态,有圆形、三角形、卵形、扇形、壳菜蛤形、四边形、偏顶蛤形、不等壳形
两瓣壳一般相互对称、大小相等。但每个壳瓣一般前、后不对称。固着、躺卧、漂浮生活者壳形不对称
(2)外部构造
①喙 ——壳体最早形成的壳尖为喙。
前转——指向前方
正转——指向上方
倒转——指向后方
②壳顶区——包括喙在内围绕喙的凸起部分为壳顶区。
③顶脊线——壳面呈一条隆基(最凸处的连线),通常位于后部,叫后壳顶脊,前壳顶脊较少见
④基面——喙与两瓣壳铰合线之间的平面或曲面叫基面。
新月面——喙前常呈心形的凹陷
盾纹面——喙后常呈长槽状的凹陷
⑤耳——有些种类在铰合线之下的前端和后端具有翼状伸出部分,分别称为前耳和后耳。耳与其余壳面或呈过渡,或以凹槽即耳凹相隔。
耳凹——耳与壳本体之间的凹线
(3)壳饰
双壳类壳饰通常分为同心饰和放射饰两类。按其强度及粗细,壳饰有线、脊、褶等。
①同心饰 ——同心饰有同心纹、同心线、同心脊、同心褶或同心层;
②放射饰——放射饰有放射线、放射脊、放射褶等;
③网状壳饰——有些种类同时具有上述两类壳饰,相交呈网状壳饰;
④此外有的具剌、瘤、节等。
三、内部构造
(1)外套线——外套膜的近外缘部分附在壳内面所留下的痕迹。
外套湾——外套线在后部有一凹状弯曲,它由水管系统的伸缩造成。
(2)闭肌痕——闭壳肌的附着痕
单柱型——1个闭壳肌痕
双柱型——2个闭壳肌痕,等大的称为同柱型,前小后大的称为异柱型。
(3) 韧带痕 位于壳喙之下,壳内或壳外,由韧带所留下的平面、凹面或凹坑。
①外韧带——位于壳外
②内韧带——位于壳内铰缘中央之下
(4) 铰合构造 铰缘——喙下部使双壳铰合在一起的线段,又称铰合线。
铰板——齿槽附着的板状物。
四、壳的定向与度量
(1) 定向 背腹——两壳铰合的一方称背方,相对壳开闭的一方为腹方。
前后——生活时的运动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
左右——当壳的前后确定以后,将壳顶向上,前端指向观察者的前方,左侧壳瓣为左壳,右侧为右壳。
(2)前后的判断标志
①一般喙指向前方;
②壳前后不对称者,一般后部较前部长;
③放射及同心纹饰一般由喙向后方扩散;
④有耳的种类,后耳常大于前耳;
⑤外套湾位于后部;
⑥单个肌痕时,一般位于中偏后部。两个肌痕有大小不同时,前小后大。
⑦新月面在前,盾纹面在后。
(3)度量
壳长——前后两端的最大的水平距离
壳高——壳顶至腹缘并垂直与壳长的最大距离
壳厚——垂直于双壳接合面的最大距离
五、壳的结构及成份
(1)成份——钙质
(2)结构——多层
①表壳层——角质,薄而光滑
②外壳层——柱状层,垂直于壳面
③内壳层——薄片层,也称珍珠层,有珍珠光泽。(有的具瓷质层)

头足纲

一、一般特征及分类
(1)头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最高级发育最完善的一纲,包括鹦鹉螺、杆石、菊石、箭石和现代章鱼、乌贼等,全为海生的肉食性动物,善于在水底爬行或水中游泳。
(2)头在前方而显著,头部中央有口,两侧具发达的眼。触腕的一部分环列于口的周围,用以捕食,另一部分则在靠近头部的腹侧构成排水漏斗。一般认为触腕起源于足,因而名为头足类。
(3)头足类身体两侧对称,并具比较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感觉器官。鳃有四个或两个,前者具外壳,后者的壳体则被外套膜包裹而形成内壳或无壳。根据壳的位置,头足纲可分为外壳亚纲和内壳亚纲。
(4)外壳亚纲为多房室壳。壳体直-旋转。
(5)早寒武世出现,O、D3、C2-P、T、J-K为其繁盛期,中生代被称为菊石的时代。
二、外部构造
(1)壳形 旋卷壳——大多数为平旋。
平旋壳每旋转一周称为一旋环,最后旋成的环为外旋环,外旋环以内的所有旋环为内旋环。 平旋根据旋卷程度,可以划分为四种:
外卷——外旋环与内旋环接触或仅包围其一小部分称外卷。
内卷——外旋环完全包围内旋环或仅露出极少部分的为内卷。
半外卷——外旋环包围内旋环的侧面不超过一半。
半内卷——外旋环包围内旋环的侧面超过一半。
(2)壳的定向
①前后—开口部位为前方
②背腹 腹弯所在的一方为腹方,相对的一方为背方;体管靠近的一边为腹方,相对的一方为背方。
a 直壳——体管偏向腹方,生长线在腹方向后弯曲。
b 旋壳——旋环外侧为腹方,内侧为背方。
(3)壳饰
①横向——在壳的生长过程中形成平行壳口边缘的纹、线、肋称为生长纹、生长线、横肋。
②纵向——与壳体旋卷方向平行的纹、线、肋叫纵旋纹、纵旋线、纵肋。
③网状——有时横向与纵向线相交成网状纹饰。
④不少类别还具有壳剌和瘤状突起。
(4)外部构造
①脐——平旋壳体的两侧中央下凹部分称为脐,脐内四周壳面叫脐壁,脐壁与外旋环壳侧面转折处为脐棱或称脐缘。
②脐线(脐接线)——内、外两旋环之交线称脐接线。
③腹弯——腹部排水管在壳口造成的凹缺。
④口盖——石灰质或角质,壳口的封闭物。有单口盖、双口盖、合口盖等。
三、内部构造
(1)胎壳(原壳)——壳体最初形成的原始壳。有圆形、椭圆形、滴珠状等。
(2)住室——壳体分为许多房室,最前方具壳口的房室最大,为软体居住之所,叫住室。
(3)气室——除住室之外的其余各室充以气体和液体叫气室。
闭锥——所有气室总称闭锥。
(4)隔壁——壳壁内横向的板称为隔壁,隔壁把壳体分为许多房室。
①隔壁孔②隔壁颈③连接环
(5)体管由隔壁颈和连接环组成的一条贯穿住室到胎壳的钙质通道称为体管。
体管一般位于中部或偏腹部,少数偏向背部。
①体管的大小:
a 大——占体腔的2/3-1/4
b 中等——占体腔的1/4-1/10
c 小——占体腔<1/10
②体管的形态:直管状或串珠状
③体管类型
根据隔壁颈的长短、弯曲程度和连接环形状,体管可分为五种类型:(a)无颈式;(b)直短颈式;(c)亚直短颈式;(d)弯短颈式;(e)全颈式
(6)次生堆积 ——体管生成后堆积的钙质残余物。
①体管内堆积
②体管外堆积
(7)缝合线 隔壁边缘与壳壁内缘的交线。
①隔壁不褶皱,则缝合线平直;隔壁褶皱,则缝合线弯曲。
②缝合线的基本要素
鞍——缝合线向前弯曲的部分。
叶——缝合线向后弯曲的部分。
四、分类
(1)鹦鹉螺超目
①壳形变化大,但以直壳为主。
0000②体管发育,较大。可具不同的次生堆积,隔壁颈后伸。
③缝合线简单,只有鹦鹉螺式。
④无口盖,壳面光滑或具简单装饰。
⑤寒武纪到现代,早古生代繁盛,奥陶纪被称为鹦鹉螺的时代。古生代末衰退,现代只存一属一种(鹦鹉螺)。
(2)菊石超目
①以平旋壳为主(外卷-内卷)。
②体管小,无次生堆积。隔壁颈一般向后伸,但也可向前伸,形成隔壁领。
③缝合线复杂,共有4种:无棱菊石式、棱菊石式、齿菊石式、菊石式。
④有些类型可以具有口盖,壳面装饰复杂。
⑤泥盆纪-白垩纪,中生代为繁盛期,中生代被称为菊石的时代。白垩纪末期绝灭。

三叶虫纲

一、特点
(1) 三叶虫是节肢动物门中已绝灭的一个纲,仅在古生代的海洋中生活。
(2) 身体扁平,背部被以坚固的甲壳,成份以碳酸钙和磷酸钙为主。腹侧为柔软的腹膜和附肢。
(3) 背甲被两条背沟纵分为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因而得名。自前而后又横分为头部、胸部和尾部。通常长3-10cm,最小不及5mm,最大可达70cm。
(4)背甲分为若干节,头部和尾部的节与节之间彼此愈合成为一块板,因此常常保存完整。胸节常常分散保存。
(5)浅海底栖为主,也有浮游和游泳类型
(6)寒武纪至二叠纪,寒武纪是三叶虫的时代,二叠纪末期绝灭。
二、背甲构造
(1)头甲 多呈半椭圆形,中间有隆起的头鞍和颈环,其余称颊部。颊部中央常具眼和眼叶,在多数三叶虫中通过眼的内侧与眼叶之间有一对狭缝(面线)切穿颊面,将头部分为头盖和活动颊。
主要构造有:头鞍、面线、眼、头盖
①头鞍 是头部中间隆起部分,两侧为背沟所限。
头鞍沟—为头部分节的痕迹,称头鞍沟或鞍沟,鞍沟把头鞍分成若干鞍叶。
鞍沟一般小于5对。
颈环—头鞍之后为颈环,其间以颈沟为界。颈环上可具颈瘤和颈刺。
②面线 通过眼的内侧与眼叶之间有一对切穿头甲的狭缝,称为面线。
(1)后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头甲后边缘
(2)前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头甲侧边缘
(3)角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头甲的颊角
(4)边缘面线——面线切于头甲的腹边缘,也称无面线类
③头盖 面线之间部分统称头盖,是固定颊和头鞍的统称。
固定颊——面线和头鞍之间的区域。
活动颊——面线外部的颊面,常脱落保存。
④眼 三叶虫的视觉器官。
眼叶——在头盖外缘有一对半圆形隆起部分称为眼叶,对眼起支持作用。
眼脊——眼叶前端有一条凸起的脊线,与头鞍前侧相连。
⑤前边缘——是头鞍之前背壳的总称,被边缘沟分为外边缘和内边缘,其发育程度与头鞍向前延伸的程度成相互消长的关系
⑥颊角、颊刺——头甲的后缘与侧缘之间的夹角,它可向后伸长成颊刺。
(2)胸甲构造
①由若干形状相似,相互衔接并可活动的胸节组成,胸节数目最少2节,最多40节
②每一胸节上都有一对背沟,把胸节分为中央的轴节和两侧的肋节
③肋沟、间肋沟:每个肋节上的沟为肋沟,各肋节之间的沟为间肋沟。肋沟浅而宽,间肋沟窄而细。
④肋节末端钝圆,或延长而成的刺为肋刺
(3)尾甲 多呈半圆形或近三角形 由若干体节愈合而成,少则1节,多达30节 中央为尾轴,两侧为肋部 肋沟较间肋沟深而宽 边缘宽窄不一,有时具有各种尾刺(侧刺、末刺)
尾甲类型—据尾甲与头甲的比例:
(1)小尾型——尾极小
(2)异尾型——尾<头甲
(3)等尾型——头、尾等大
(4)大尾型——尾>头
三叶虫背甲四周都弯向腹面,延伸成宽度不等的腹边缘。三叶虫壳面多光滑有的具大小不同的瘤点,有的还具线纹状构造
全部海生,生活方式多种多样:
(1)底栖型:
浅海底栖爬行:身体扁平、眼在上。
挖掘泥沙:头甲坚硬,前缘似扁铲,肋剌发育,尾刺发达,无眼或眼不发育。如三瘤虫类
(2)游泳型:个体小,身体流线形,眼在头侧方或腹方。
(3)漂游型:个体小而轻,刺多而长;球状,无眼

腕足动物门

一般特征
(1)腕足动物全为海生底栖,单体群居。多数具有固着的肉茎。
(2)具体腔,不分节而两侧对称。体腔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的一个较大,称为腕腔或外套腔。后面的一个较小,称为内脏腔。
(3)体外两瓣壳大小不等,成分为钙质或几丁磷灰质。这两个壳不对称,但单壳对称。
(4)大小一般3-8cm,最大可达40cm。
(5)现代生活的腕足类约有100多属,300余种。腕足动物在古生代曾相当繁盛,自寒武纪至第四纪均有化石记录。
外部构造
一、壳的定向及外形
(1)定向 一般腹壳较大,背壳较小。有茎孔(或三角孔)的壳喙一边为后方。壳喙为腕足动物最早分泌的硬体部分,腹壳和背壳都具壳喙,一般腹喙较大,喙旁边缘称为后缘。相对的一边即壳体增长的一方为前方,其边缘称前缘。壳的两侧称侧缘。
三、喙及其附近的有关构造
(1)喙——壳体最早形成的壳尖,似鸟嘴。
(2)茎孔——位于喙下方的一个圆孔,只在腹瓣上具有,供肉茎伸出固着之用。
(3)铰合线——壳体后部的接合缘是两壳铰合处称为铰合线或铰缘。
(4)主端——铰合线两端与侧缘的交界处。主端有圆、方、锐角、展翼状等。
(5)基面——喙与铰合线之间呈三角形的平滑面。通常腹基面发育,背基面较小或不发育。
(6)壳肩——由壳喙向两侧伸展到主端的壳面。
(7)三角孔——腹喙下的基面中央有一个三角形孔。少数情况下背壳也有,称为背三角孔。
三角板——以一块板全部或部分覆盖着三角孔。
三角双板——由两块相互对称的板覆盖着三角孔。

半索动物门

概述
(1)半索动物门是原始的海生动物,以底栖生活为主,有固着、爬行、潜穴、漂浮等。
(2)动物呈蠕虫状,有单体,也有群体。
(3)具有原始的背神经索,具有鳃裂。
(4)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的盲索,称为口索。它类似于脊索。
第二节笔石纲的一般特征
(1)绝灭的海生群体动物。
(2)有外骨骼,以出芽方式繁殖。
(3)个体小,常只有几mm。
(4)两种生活方式,漂浮和生活(5)中寒武世出现,早石炭世绝灭,其中O和S为繁盛期。是很好的标准化石和指相化石。
第三节笔石的骨骼构造
胎管→胞管→笔石枝→笔石体→笔石簇
胎管 笔石体首先分泌出的第一个原始壳,每个笔石群体只有一个胎管。可以分为基胎管和亚胎管两个部分。正笔石目和树形笔石目的胎管有所不同。
胞管 胞管是虫体的管状住室,第一个胞管由胎管生出,其余的均由胞管逐渐生出
(1)树形笔石目胞管
每次可生出三种类型的胞管,称之为三联式生长方式。
①正胞管——个体较大,可能是雌性笔石虫的住室。
②副胞管——个体较小,可能是雄性笔石虫的住室。
③茎胞管——无笔石虫居住,在末端长出下一代的三种胞管。
(2)正笔石目胞管----只有正胞管
②内弯式a 轻微内弯--呈波状
b 强烈内弯--呈方形
c 强烈内弯,胞管口部向内卷曲
③外弯式a 轻微外弯--呈三角形
b 外弯呈钩状
c 强烈外弯呈球形
d 胞管孤立,外弯呈直线的耙形
④具褶式——胞管强烈弯曲,在背侧或腹侧形成褶皱状
a 背褶式
b 背腹褶
三、笔石枝 成列的胞管构成笔石枝
(1)定向:①背腹 胞管所在的一侧为腹侧,与之相反的一侧为背侧。
②始末端笔石枝靠近胎管的部分称为始端,胞管不再增长的一端为末端。
③共通沟正笔石的背部有连通各个胞管的共通管(沟)。每个胞管靠近共通管一边为背,另一边为腹。
(3)胞管的排列方式
① 单列式——枝上有1排胞管
② 列式——枝上有2排胞管
③ 列式——枝上有3排胞管(稀少)
④ 四列式——枝上有4排胞管
四、笔石体
笔石体——笔石枝加胎管组成的群体。笔石体可由一枝到多枝组成。
笔石簇——有时多个笔石体聚在一个浮胞上,形成一个漂浮的综合体。
第四节 笔石的分类特征
一、树形笔石目
(1) 笔石体呈树枝状或丛状
(2) 具有三种胞管
(3) 笔石枝很多,无固定的数目
(4) 胎管上常有根状构造,笔石体固着生活
(5) 中寒武世至早石炭世,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较多,不太繁盛
二、正笔石目
(1)只有正胞管,芽孔在亚胎管上,胞管形态多种多样
(2)笔石枝有下垂式到上攀式等7种形态
(3)笔石体分枝少,枝数固定,胞管排列有单列、双列、四列等
(4)笔石体漂浮生活,悬在浮胞上或悬在其他漂浮物体上
(5)奥陶纪至早泥盆世,奥陶纪和志留纪是繁盛期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