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30.优地槽与冒地槽(同11
31.浊积岩、复理石、磨拉石、蛇绿岩(套)
浊积岩:是浊流沉积形成的各类沉积岩的统称。常见的有硬砂岩质浊积岩、碎屑灰岩质浊积岩,还有多种浊流成因的岩石类型。
复理石:一种由半深海、深海相沉积所构成的韵律层系。地槽说认为是地槽回返初期阶段的产物。又称复理层。一般认为在此时期,陆地面积逐渐扩大,碎屑物质逐渐增多,地壳频繁地周期性振动,由此形成复理石层。。另外,还认为复理石是深海浊流沉积作用的产物,但浊积岩并不都限于有复理石韵律。
磨拉石:泛指那些以陆相为主、巨厚的砾岩和砂岩占优势的沉积岩层,岩层的分选性差,层理不规则,相变急剧,是造山带山前地区的典型沉积类型。一般在压陷前陆盆地出现较多。
蛇绿岩(套):是贴附于大陆边缘或岛弧上的洋壳碎片,一般认为是板块间碰撞的产物,可以形成于洋中脊﹑弧后盆地﹑弧前盆地﹑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等构造环境。现在大陆上发现的蛇绿岩﹐多数是大陆裂解或弧间扩张的产物﹐而不是洋中脊蛇绿岩。(是一套岩相组合:由下向上依次为:堆晶岩系(斜长岩/辉长岩)-辉长岩-辉绿岩-枕状熔岩)。
32.地槽和地台的特征比较
地台是大陆地壳上主要的构造类型,相对地槽而言,是地壳上稳定的构造单位,反映在形态(面状展布的几何形态,多呈不规则圆形、菱形、多边形等外形。与地槽那种长条形的形态不同。)、地貌(在地形上大多形成平原,整体高程比较一致,内部起伏较小,相对高差不大,地台没入海洋的部分往往也出现大陆架和海湾,多反映出老年期的地貌的特征。)、结构(双层结构)、沉积特征(地台盖层的沉积建造是在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岩性以砂质、泥质和碳酸盐岩为主,岩性比较单一,结构也较均匀,厚度较小,多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构造形态(构造变形一般比较微弱,典型的地台型的褶皱构造比较平缓开阔,常常出现各种断续性的褶皱。)、岩浆活动(地槽岩浆活动广泛而强烈)、变质作用(地槽具有双变质带)和成矿特点(地槽有丰富的矿产,以内生矿床为主)等方面。
33.奥布英的地槽演化分期(同14)
34. 中国构造旋回的划分
阜平旋回(包括迁西期和阜平期)、吕梁旋回(包括五台期和吕梁期)、晋宁旋回(包括四堡期和晋宁期)、加里东旋回、海西旋回、将中新生代划分为印支旋回(257~205Ma,最大主应力轴σ1产状:174° ∠2°中间主应力轴σ2产状:86° ∠2°最小主应力轴σ3产状:355° ∠87)、燕山旋回(σ1:116°∠7° σ2:26°∠3° σ3产状:297°∠80°)
和喜山旋回( σ1:184°∠2° σ2:94°∠4° σ3:4°∠87°)
35.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观点和证据)及存在的问题
观点:1912年魏格纳系统提出大陆漂移说,认为古生代后期,全球只有一块大陆(泛大陆),周围是广阔的海洋(泛大洋)。受地球自转离心力和潮汐力的作用,从中生代开始,这个大陆开始分裂、漂移,由硅铝层组成的、较轻的陆壳在较重的硅镁层洋壳之上漂移,一直发展到现今的海陆分布格局。大陆漂移的驱动力,魏格纳等提出了与地球自转有关的两种力;即向西漂移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前者是由于日月对地球引力所产生,后者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离极力所引起。
证据:①大陆轮廓相吻合;②地质构造的连续性;③古生物群的分布;④ 古气候:古气候资料与地球现代气候分布很不协调。
问题:①大陆能漂浮吗?花岗岩的熔点比玄武岩低,如果地温高至玄武岩岩层熔化并容许大陆漂移的程度,而花岗岩却依然保持固态浮于其上,这是违反物理定律的;
②大陆能漂移吗? 即驱动机制问题。魏格纳认为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使大陆由高纬度向赤道方向移动,潮汐力同时使其向西漂移;但计算结果证明,其驱动力比所需要的小了好几个数量级,根本不可能推动大陆漂移。
36.海底扩张说的内容及三大证据
内容:1.全球规模的洋脊系是洋壳生长的地方;2.海底并不是无限扩张的,也不要求地球强烈膨胀;3.海底扩张起因于地幔对流;4.大陆硅铝层驮于地幔对流体之上,尤如坐在传送带上一样,被移动着。
证据:转换断层与海底磁异常、深海钻探成果(海底沉积物年龄测定)
37.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存在的问题(目前面临的5个主要挑战)
基本内容:固体地球上层在垂向上可分为性质不同的两个圈层。即上部的刚性岩石圈,下部的软流圈。
1.岩石圈在侧向上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成若干既不连续、又互相“镶嵌”起来的大小不一球面块体,每个块体的厚度相对于其面积及地球半径来说是很薄的,呈板状,故称为岩石圈板块(简称板块)。
2.坚硬的岩石圈板块驮在塑性的软流圈之上,横跨在地球表面上发生大规模的水平移动。
3.在板块之间,或互相分离,或互相汇聚,或互相平移。或者板块本身裂解成新的小板块,或者两板块汇聚镶接成新的大板块。
4.板块边界是地球表面最活动的地带,大多数地震、火山都分布在这里。板块间的相互作用,即板块运动是形成地表各种构造活动和变形的根本原因
5.在板块分离处,软流圈内的地幔物质上涌,冷凝构造成新的洋壳,使板块新生;在板块汇聚处,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使之返回地幔同化,导致板块的消亡。
6.比重较轻的大陆板块,总是驮在软流圈之上漂移,难以消亡掉。因此陆壳上保持有3600Ma以上的地质历史记录。
7.板块的相互运动,激起了地震和火山活动,推动了大陆漂移和大洋盆地的张开与关闭,也导致了地壳上各种地质构造的产生和各种矿产的形成。
8.岩石圈板块所作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是一种在球面上的绕轴旋转运动。可用欧勒定律来描绘。
9.板块沿分离型边界扩张、增生;与此同时它又沿汇聚型边界缩减、消亡,相互补偿,便地球半径保持不变。
10.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地幔对流模式和热地幔柱模式。
挑战:1.大陆软流圈不具全球性问题;2.非威尔逊旋回演化问题;3.大陆垂向增生和消减问题;4.大陆结构的多层次性及耦合与非耦合问题;5.大陆构造变形力源的多元、多源性问题
38.威尔逊旋回:Wilson根据目前见到的从东非裂谷的裂开-红海-大西洋的形成,而后太平洋开始缩小-地中海收缩-大洋消亡形成喜马拉雅山脉提出一个大洋从其产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
双变质带:指区域分布上大体平行、地质时代相近、性质不同、成对出现的高压相系和低压相系两条变质带。
转换断层:是由中脊两侧海底的扩张移动引起的,转换断层的错动方向也就是海底扩张的方向。
岩石圈:又叫构造圈,是地球的刚性外壳,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刚性顶盖,厚20-150km。大陆区110—150km。大洋盆地70一80km,洋脊、岛弧区为20一50km。
软流圈:是上地幔中的一部分,一般深度在60~400千米之间,其地震波速在此处显著降低,故亦被称为低速层。
39.板块边界的3种类型:分离型、汇聚型以及转换断层型(或平移型)。汇聚型又可分为俯冲型和碰撞型。
40.板块三联点:在板块分布图上,常可见到三条板块边界相交于一点,这个点与三个板块相邻接,叫做板块的三联接合点(或三结点)。
41. 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及其分界线
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东亚、南亚各大河流多从这里发源。
西南边缘是雄伟的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北缘是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脉;东缘是横断山脉。
高原内部山岭、沟谷并列,湖泊众多。著名的山脉有念青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脉、可可西里山脉、巴颜喀拉山脉等。
二级阶梯
青藏高原以东和以北,地势迅速下降到海拔2000-1000m的高原和盆地地区,构成中国陆地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主要有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多数被东西向延伸的山脉间隔,而云贵高原西侧则被横断山脉所挡,在形态上多成为菱形或四边形。新疆天山山地中的吐鲁番盆地最低点为-155m,是我国陆地上最低的地方。
三级阶梯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山脉及云贵高原东缘一线以东,海拔在1000m以下的丘陵和200m以下的平原构成中国陆地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东北平原略有起伏,华北平原辽阔坦荡,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众多,这些平原海拔多在500m以下至海平面,堆积着很厚的第四纪沉积物,构成一条巨大的北东向沉降带。沉降带以东为一隆起带,包括长白山地、辽东丘陵、东南丘陵等,海拔多在1000m以下。
42. 中国南北的两个分界线
阴山山系;秦岭及其东延诸山
43. 中国古板块的组成
塔里木板块、华北板块的基底是由太古代、元古代变质岩系组成,其上广泛发育有寒武纪以来的沉积盖层,且具有稳定沉积的特征。
扬子板块的基底是由元古代的变质岩系组成,其上为晚元古代震旦纪以来的沉积盖层。
自显生宙以来,这些板块虽然屡被海水掩没,但从地壳结构来看,都属于大陆型地壳。
在塔里木板块—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以及它们与相邻板块之间,古生代时都曾经被大洋型地壳的洋盆隔离。
后来由于板块运动的结果造成古洋壳沿其边缘向陆壳之下侧俯冲,致使洋陆交界附近的沉积物不断褶皱隆起,形成一系列向大洋方向迁移的不同时期的俯冲带,及其相应的造山带。
44.中国的4个造山带
1.天山—内蒙—兴安造山带
2.昆仑一祁连一秦岭造山带
3.青藏—川西—滇西造山带
4.东南造山带
45.中国晚古生代聚煤期后的构造应力场演化及板内构造变形的影响因素
46.中国板内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机制(3种模式)
板块俯冲模式或碰撞;
地幔羽上升、壳-幔拆离和陆内俯冲模式;
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模式.
47.中国的主要大地构造学派及其主要观点
1)多旋回构造说(黄汲清,1950年代提出)
一个褶皱带(造山带)的形成往往经历了多旋回造山运动,即多旋回的发展。多旋回造山运动是地槽特别是优地槽发展的一般规律。
不仅造山运动,岩浆活动、沉积建造、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也是多旋回的。
如岩浆活动,每一旋回先出现超基性岩,之后地槽部分褶皱并有花岗岩侵入,随后碱性或偏碱性岩浆出现。这样的旋回出现多次,最后地槽才全部封闭。
地台与地槽:是多旋回、螺旋式、对立统一向前发展。地台稳定,多旋回发展主要表现为隆起和坳陷的发生和发展。地槽活动,多旋回突出。
(2)断块构造说
是一种阐述地球岩石圈断块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假说,张文佑1950年代提出。应用地质力学分析和地质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形成与形变、建造与改造以及断裂的力学机制及其与褶皱的伴生关系等,并侧重研究地球上部岩石圈的块断结构。
认为:岩石圈被分割成大小不等、深浅不一、厚薄不同和发展历史各异的断块,由此构成岩石圈的多层、多级和多期发展的断块构造格局。断块分为岩石圈断块、地壳断块、基底断块和盖层断块四个等级(加上菱形断块,成为五大类)
3)地洼构造说
又称活化区学说或活化构造学说,陈国达1956提出。主要内容:
(1)阐明一种新的大地构造单元(地槽地台之外的第三构造类型,活化区或地洼区)
(2)提出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认为中国东部自印支或燕山运动以来已进入新的阶段,即地洼阶段,地壳是通过活动区与稳定区相互转化螺旋式发展的,叫地壳动定转化递进律。
(3)提出地洼递进成矿理论
陈国达认为:地壳构造发展过程中,活动区和稳定区可以相互转化;地壳发展是多阶段的(前地槽、地槽、地台、地洼、后地洼等阶段);地壳发展是不平衡的。
1977年陈国达进一步提出地幔蠕动说。
4)波浪状镶嵌构造说
张伯声1962年提出“镶嵌的地壳”,1964建立地壳波浪状运动的概念。通过分析华南华北地质发展的异同,发现相邻地壳块体在各个地质时期均以它们之间的活动带为构造支点作天平式摆动,而构造之间也作激烈波状运动并具有普遍性。认为:地壳由不同级别的构造带或结构面分割为一级套一级的地壳块体,块体又被夹在其间的构造带或结构面镶嵌起来,在同一构造应力场下形成的构造带或结构面呈有规律的定向排列,构造带和地块的相间分布,在地貌上显示波状起伏,形成地壳波浪。全球有四大波浪系统:北冰洋-南极洲波系、太平洋-非洲波系、印度洋-北美波系以及南大西洋-西伯利亚波系。
5)重力滑动构造说
马杏垣(1965)提出,对于生产实践,尤其是煤田勘探有重要意义.

分享至 : QQ空间
收藏

0 个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